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学术期刊 科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介绍(非官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人气 54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42-1071/C)创刊于1930年,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源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和《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发展而来,是中国出版最早的学报之一。注重关注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致力于推动学术领域的进步和思想的创新。它力求发表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鼓励学者们提出新颖的观点、理念和方法,并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综合研究。

主要栏目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跨学科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领域。是一本备受认可的学术期刊,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其中包括:“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这些荣誉和奖项表明它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还获得了一些地方性奖励,如“湖北省出版政府奖”和“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这些奖项进一步证明了该杂志在湖北省以及更广泛地区的出版界中的地位和贡献。最近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获中国期刊协会颁发的“致敬创刊七十年”荣誉证书。

该杂志通过坚持高标准和严谨的学术要求,在学术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它不仅具备高端的学术水平,还能够引领学术潮流和学术讨论。作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闪亮品牌,它持续不断地提供优质的学术成果,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_深入学习和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跨学科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_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管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_华中乡土派社会学

杂志社稿件要求

1.正文各级标题格式如下: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一、二、三级标题各独占一行,其中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左对齐,四级及以下标题后加句号且与正文连排。

2.摘要应以第三人称写作,直接陈述论文主要观点,不进行自我评价,做到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表述规范,字数一般为 300-500 字。中文关键词数量为 3-7 个。英文摘要、关键词应与中文内容相对应。英文关键词一般用小写,并符合英文表达惯例。

3.正文开头和每章节都应有引言,开头引言不得与摘要内容雷同。引言应与结论相呼应,同时避免两者内容雷同。

4.文中凡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又不适合在正文中陈述的内容,应采用脚注的形式予以标示。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观点或引述他人表述,应通过在文末列参考文献的形式予以标示。

5.脚注一般在当页下部标注,用①、②、③……的格式按顺序编码,每页脚注须重新编号。

6.文末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例如:[1][2][3][4][5]……。参考文献页码不在文末出现,而是标注在正文中,凡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或观点的,均需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标明序号,同一文献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从第二次开始每次均应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于后面出现的位置,并注明页码。

7.统计表、统计图或其它示意图等均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编号数字空一格后再接图、表名称。表号及表名须标注于表的上方,图号及图名须标注于图的下方,末尾不加标点符号。例:“表 1……”、“图 1……”等。

8.作者简介应包含以下要件:作者姓名、作者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职称、是否博士生导师、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9.基金项目应包含以下要件:项目类别、编号(具体内容可参考项目立项通知书上的完整表述)。

10.口语用词须慎重、斟酌使用,如:使用“涉及”而非“涉及到”、使用“成为”而非“成为了”。关于世纪、年代的表达,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20 世纪“,不使用“上世纪”之类指代不明的用词。概数使用汉字表述,如“三四个”“六七个“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历史收录信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1 2014 2017 202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1998 1999 2006-2007 2008-2009 2010 2010-2011 2012-2013 2014-2015 2014-2016 2017-2018 2019-2020 2021-2022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 2018 202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评价报告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数

20 74 130 74 101 86 61 67 68 59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 0 2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207 0.0973 0.2319 0.3085 0.413 0.5021 0.5652 0.6346 0.705 0.766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数

14 61 90 102 80 90 71 67 63 62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0 2 3 0 1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141 0.0754 0.1658 0.2683 0.3487 0.4392 0.5106 0.5779 0.6412 0.7035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数

34 98 101 88 124 79 91 77 58 54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3 3 3 1 1 1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286 0.111 0.196 0.27 0.3743 0.4407 0.5172 0.582 0.6308 0.6762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数

35 82 122 104 81 101 70 94 81 66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2 4 2 0 2 0 0 1 1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275 0.0919 0.1877 0.2694 0.3331 0.4124 0.4674 0.5412 0.6049 0.656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在2016年的被引次数

57 120 121 106 86 68 110 58 91 61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1 1 1 1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433 0.1345 0.2264 0.307 0.3723 0.424 0.5076 0.5517 0.6208 0.6672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在2017年的被引次数

49 151 132 142 81 90 56 109 68 68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 2 0 1 0 1 0 2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351 0.1434 0.238 0.3398 0.3978 0.4624 0.5025 0.5806 0.6294 0.6781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在2018年的被引次数

123 152 179 149 111 92 75 65 102 61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4 2 0 0 1 0 1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785 0.1755 0.2897 0.3848 0.4556 0.5144 0.5622 0.6037 0.6688 0.707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在2019年的被引次数

98 407 209 145 146 111 66 77 55 80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3 6 2 4 3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531 0.2737 0.387 0.4656 0.5447 0.6049 0.6407 0.6824 0.7122 0.7556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在2020年的被引次数

128 301 385 229 140 104 97 74 55 38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0 1 1 1 0 0 0 0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652 0.2184 0.4145 0.5311 0.6023 0.6553 0.7047 0.7424 0.7704 0.7897

本刊文章发表的年份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在2021年的被引次数

133 347 298 339 206 124 112 76 63 51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数

1 3 3 2 1 0 0 2 0 0

被引次数的累积百分比

0.0616 0.2222 0.3602 0.5171 0.6125 0.6699 0.7218 0.7569 0.7861 0.8097
名词解释:

累积被引百分比:是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某篇论文被后续的论文引用的次数占该领域或学科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例。

他刊引用次数:指在某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的论文所引用的次数。该指标能够反映出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刊引用次数:被称为自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他刊引用次数和本刊引用次数一同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名词解释:

期刊被引半衰期:也叫“cited half-life”,是一个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的值越低,说明该期刊的文章越新,反之则说明该期刊的文章比较老旧。

期刊引用半衰期:指某一期刊平均引用多久以前的论文。计算方法是从当年往前累计,当引用的论文篇数达到全部的50%时,该篇论文的出版年到当年的间隔年数即为此期刊的引用半衰期。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名词解释:

发文量:又称载文量,是指一本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文章数量。期刊的发文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一本期刊发文量太小,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本期刊受众较小众,或者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发文量。然而,如果发文量过大,也需要警惕,因为这可能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平均引文率:又称篇均引文量,是指某本期刊中带有引文的论文数量与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该期刊引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和引文的覆盖面。

发文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发文领域分析

一级发文领域名称 发文量 被引量
政治法律 1406 10913
经济管理 1090 9179
文化科学 346 2019
哲学宗教 249 927
社会学 185 1393
历史地理 66 203
文学 60 1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19 240
语言文字 16 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5 32
二级发文领域名称 发文量 被引量
政治法律 / 法学 717 5087
政治法律 / 政治学 686 5796
经济管理 / 国民经济 280 2379
经济管理 / 产业经济 213 2104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204 1078
政治法律 / 中外政治制度 200 1480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169 1287
政治法律 / 民商法学 156 1429
经济管理 / 金融学 154 787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150 700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评论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邮编: 430072。